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火焰风暴监控 > 新闻动态 >
张涵英主任医师分享——肝癌要做哪些检查?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4:54    点击次数:134

肝癌被称为 “沉默的杀手”,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,很多人发现时已到中晚期。因此,及时、准确的检查是肝癌早发现、早治疗的关键。今天就为大家梳理肝癌诊断中常用的检查项目,帮你搞懂不同检查的作用和注意事项。

一、影像学检查:“定位” 肝脏病灶

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肝脏异常的首要手段,能直观看到肝脏是否有肿块、肿块的大小、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,常用项目有这 3 种:

1. 腹部超声(B 超):筛查首选,无创便捷

优势:价格低、无辐射、不用打针,适合所有人(包括孕妇、老人),是肝癌筛查的 “第一道防线”。 作用:能初步判断肝脏是否有占位性病变(比如结节、肿块),还能观察门静脉、胆管是否有异常(比如癌栓)。 注意事项:检查前需要空腹 8 小时(晚上 10 点后不进食,早上空腹做),避免食物影响胆囊收缩,干扰肝脏观察;如果发现小病灶(小于 1 厘米),可能需要进一步做增强 CT 或 MRI 确认。展开剩余76%

2. 增强 CT/MRI:精准判断病灶性质

如果超声发现可疑病灶,医生通常会建议做增强 CT 或 MRI,这两种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病灶的血供情况,帮助区分 “良性结节” 和 “恶性肿瘤”。

增强 CT: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,观察造影剂在肝脏病灶中的 “进出” 规律 —— 肝癌通常会表现为 “动脉期强化、门脉期消退”(俗称 “快进快出”),这是肝癌的典型影像学特征。 肝脏 MRI:比 CT 分辨率更高,尤其适合对 CT 造影剂过敏的人,或需要更细致观察病灶细节(比如微小病灶)的情况,还能判断肿瘤是否侵犯血管。 注意事项:做增强检查前要告知医生过敏史(尤其是造影剂过敏);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人可能不适合用造影剂,需提前沟通。

3. 肝动脉造影:少数情况下的 “补充检查”

这是一种微创检查,需要在大腿根部穿刺动脉,插入导管到肝动脉,注射造影剂后显影。

适用场景:一般用于超声、CT/MRI 都无法明确诊断的情况,或需要评估肿瘤血供(为介入治疗做准备)时。 注意事项:属于有创检查,可能有出血、感染风险,检查后需要按压穿刺点一段时间,避免血肿。

二、血液检查:“辅助” 判断肝癌风险

血液检查不能直接确诊肝癌,但能提供重要的 “线索”,包括肿瘤标志物和肝功能检查。

1. 甲胎蛋白(AFP):肝癌的 “标志性指标”

AFP 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肝癌肿瘤标志物,约 70% 的肝癌患者会出现 AFP 升高。

参考范围:正常情况下 AFP<20ng/mL;如果 AFP≥400ng/mL,且排除了肝炎、肝硬化、生殖系统肿瘤(比如睾丸癌、卵巢癌),结合影像学发现病灶,基本可以诊断肝癌。 注意事项:不是所有肝癌患者 AFP 都会升高(约 30% 的肝癌患者 AFP 正常),所以不能仅凭 AFP 正常就排除肝癌;反过来,AFP 升高也不一定是肝癌(比如急性肝炎、肝硬化活动期也可能升高),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。

2. 肝功能检查:评估肝脏 “基础状态”

肝癌患者常伴有肝硬化或肝炎,肝功能检查能了解肝脏的储备功能,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(比如是否能耐受手术、介入治疗)。

关键指标:转氨酶(ALT、AST,反映肝细胞损伤)、胆红素(反映胆汁排泄功能)、白蛋白(反映肝脏合成功能)、凝血功能(PT、INR,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能力)。 意义:如果肝功能严重受损(比如胆红素显著升高、白蛋白很低),可能需要先改善肝功能,再进行抗癌治疗,避免治疗加重肝脏负担。

三、病理检查:肝癌诊断的 “金标准”

无论影像学和血液检查提示多像肝癌,最终确诊都需要 “病理检查”—— 通过获取肝脏病灶的组织样本,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,看是否有癌细胞。

1.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:微创取组织

这是最常用的病理检查方式,在超声引导下,用细针穿刺肝脏病灶,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分析。

优势:创伤小、恢复快,多数人检查后休息 1-2 天即可正常生活。 注意事项:有轻微出血风险(发生率约 1%-2%),检查后需要观察是否有腹痛、头晕等症状;如果病灶位置特殊(比如靠近大血管),可能不适合穿刺,避免大出血。

2. 手术标本病理检查:术后确诊

如果患者接受了肝癌切除手术,医生会对切除的肿瘤组织做详细病理检查,不仅能确诊肝癌,还能明确肿瘤的分化程度(判断恶性程度)、是否有血管侵犯等,为后续治疗和随访提供依据。

四、检查后注意什么?

不要自行解读报告:无论是超声、CT 还是 AFP 结果,都需要医生结合你的病史(比如是否有乙肝、肝硬化)、症状综合判断,避免因 “单一指标异常” 过度焦虑,或 “指标正常” 遗漏病情。 高危人群定期筛查:有乙肝、丙肝、肝硬化、肝癌家族史的人,建议每 6 个月做一次腹部超声 + AFP 检查,早发现早治疗,肝癌早期治愈率能达到 70% 以上。

总之,肝癌检查不是 “做越多越好”,而是要根据个人情况循序渐进 —— 先做筛查(超声 + AFP),有异常再进一步做增强 CT/MRI,必要时通过病理检查确诊。

发布于:广东省